泉州师范学院

标题文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本馆概况  本馆简介

泉州师范学院档案馆概况

作者:发布时间:2019-05-06点击数:1162


 

一、学校基本情况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于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市。泉州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几经变迁,1981年复办泉州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泉州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泉州师范学院,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2001年,南安师范学校并入泉州师范学院。

学校现有东海、诗山和江南三个校区,占地1815亩。下设二级学院17个,本科招生专业58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8万人。拥有教职工近150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30多人;博士近300人。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级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47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人选等省级高层次人才近50人,泉州市桐江学者特聘教授、泉州市优秀拔尖人才等市级高层次人才190人。

学校坚守育人初心,确立教学中心地位,着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先后获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专业和课程改革”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以及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40余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近3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1200余项。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是福建省首批10所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之一,毕业生创业率和创业存活率实现“双高”。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做精教师教育学科、做特工科、做优人文社科,积极构建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布局。拥有省级学科14个,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重点学科。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积极构建校地、校企发展共同体。现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30个,其中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2个。主动对接地方需求,制定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8641”行动计划);共建“石狮产学研工作站”、“泉州师院—南安机械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千人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与中化国际、安踏集团、浪潮集团、兴业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学校以泉州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为己任,深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加强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和深厚历史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播和创新发展。获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系福建省唯一入选高校。在海内外首创南音学科专业,南音新作《凤求凰》展演获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高度评价,在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展演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被文化部列入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名录(全国高校首次进入名录)。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获批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台盟中央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

学校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拓展开放办学及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捷克、美国、新西兰、巴西、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几十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与台湾辅仁大学、元智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屏东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设立近20个国(境)外学生交流项目,每年选派500多名学生境外交流学习。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密克罗尼西亚学历留学生项目、国际船员培训等项目。致力汉语国际推广,2005年成为福建省最早选派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的两所高校之一,2014年加入国侨办外派教师项目,每年承办华裔学生学中文及各类型语言文化推广活动,获批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与巴西驻广州总领事馆合作设立“泉州师范学院中国巴西友谊中心暨巴西艺术交流中心”。

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以来,校党委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多科性大学”的重要指示,制定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掀起“二次创业”新热潮。敢拼会赢的泉师人将不忘初心、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地朝着创建多科性大学和百年名校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二、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几年来,泉州师院档案工作在省、市各级档案主管机关的关心指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福建省档案条例》等法律法规,围绕省级先进档案室、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国家二级档案管理单位的目标,扎实开展档案各项业务工作,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发挥档案的作用,为学校中心工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促进了学校内涵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先后于1996年、2001年、2006年三次通过省级先进档案室、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的考核评估,学校被确定为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学校综合档案室先后被授予1999-2003年度泉州市先进集体,2002-2004年度福建省档案工作优秀集体等荣誉称号。

1、档案工作领导体制

  全校档案工作由校长领导,明确了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负责档案工作的领导体制。几年来,校党委、校行政比较重视档案工作,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档案机构,落实档案人员编制、档案专用库房配备、档案事业发展所需设备以及经费;多次召开校长办公会,就档案馆搬迁、档案库房改造、档案设施设备配置、档案信息化建设、教职工和学生人事档案管理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解决档案馆在开展业务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批准、调整、修订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制度和政策;档案工作经费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学校每年在紧张的行政经费中拨出专款,购置档案用品,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培训档案人员,建设档案数据库、编篡校史资料等,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和保障;实行档案工作年终考评制度,各部门归档工作情况与单位年终津贴发放挂钩的提案得到学校教代会立案,并在年终机关绩效考评中贯彻执行。

2、档案机构和档案队伍

泉州师范学院档案馆正式成立于2009年3月,其前身为成立于1993年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综合档案室,1998年学生工作处的学生档案室并入当时的学校综合档案室,2011年8月人事处的干部档案移交档案馆集中统一管理。档案馆设工作岗位5个:档案馆馆长岗位、信息技术及日常馆务岗位、科技档案岗位、学生档案岗位、教师档案岗位。现有5名专职档案人员,其中,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2人,馆员2人,具有档案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两名;档案学本科一名,档案学大学专科学历2名,兼职档案员46名,其中22人参加档案岗位培训并获得档案岗位资格证书。档案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专兼职档案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享受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同等待遇;对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档案工作专职人员,按照福建省财政厅、人事厅的有关规定标准予以补助。开展全校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召开全校专兼职档案员会议,学习讨论档案管理新有关标准、规范、档案管理系统操作规程等,档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3、档案保管保护条件

目前馆舍面积780平方米,库房面积450平方米,安装了密集架近300立方米,配备了空调、去湿机、温湿度自动记录仪、超细干粉气体灭火自动装置、监控探头防盗报警装置、防磁声像柜等专用设备,基本能满足目前学校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和档案保管保护的需要;存放声像、电子等特殊载体档案,配置恒温、恒湿、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等必要设施。配置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化所需的部分设备设施,为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提供了条件。

4、馆藏珍藏

馆藏档案暂分六个全宗:泉州师范学校全宗、南安师范学校全宗、泉州教育学院全宗、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宗、泉州师院全宗;学生、教师人事档案全宗。在全省高等学校中,率先实现了全校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建校60周年校庆以来,学校启动征集活动,全面挖掘、征集、抢救、整理能反映泉州师院历史发展进程的并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字、照片、录像和实物等档案资料,进一步整合和开发学校档案信息资源,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发展服务。截止到目前,收集到一批珍贵档案史料:新中国建立前后泉州师范、泉州大学校园和学生活动图片,原毛泽东同志政治秘书、《人民日报》、《红旗杂志》总编陈伯达1958年题写的泉州大学、泉州师院校微,著名教育家梁披云题写的泉州师院校名、泉州师院学报刊名,著名书法家散文家虞愚的论文手稿,中国南极科考队全体人员签名的泉州师院旗帜等实物档案,进一步丰富优化了档案馆馆藏结构。

5、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情况

泉州师院将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列入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了档案工作信息化实施方案并初步得到实施,1999年以来,先后购置安装了网络版档案管理软件:国家档案局推广的科怡档案软件和南京大学开发的南大之星档案管理软件,2006年建立了全部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2007年开始实行纸质和电子档案的同步归档;2016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逐步开展纸质档案扫描加工、录像录音档案的文数字化转换工作,建立覆盖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师生员工的档案利用体系,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各界提供快捷、远程的档案信息服务。

档案馆在积极开展档案咨询、查阅工作的同时,能挖掘利用档案资源优势,编辑各种档案参考资料,如历年统计数字汇编、历任校领导简介汇编、档案管理制度汇编、学校大事记、泉州师院校友录等;参加编辑出版《泉州师院简史》、《泉州教育年鉴》;先后主办或配合有关部门举办了泉州师院40周年校庆、50周年校庆、60周年校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史展和其他专题展览,在学校迎接国家、省、市各项工作检查评估过程中,负责组织评估报告各种原始支撑材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发挥了档案的凭证和参考作用,多次获得评估专家组的好评,促进了学校评估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档案馆人员利用专业优势,开设《档案学》选修或必修课程,为大学生讲授档案理论及实践辅导,自1998年以来,先后有近2600人次大学生来档案馆实习或实践,其中有几位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成立了档案服务实体,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个人提供了档案的咨询、整理、数字化服务。为母校、为社会、这地方经济、为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档案的教育价值得到了发挥,档案馆的服务育人功能得到了提升。

泉州师院在努力建设“五位一体”档案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一些部门或领导对党和国家档案工作方针政策缺乏了解,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出现了一些偏差,部门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未能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移交;在全省本科高校中,泉州师院虽然档案集中管理的程度最高、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但档案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档案馆机构和领导职数未能列入编制之中,档案馆职能、职责不明确,影响了档案馆管理职能的履行并及时、有效地对全校各部门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校园数字化信息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传统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工程启动较缓,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不足;部分专兼职档案人员岗位调整过快,管理上时有脱节现象发生;一些人员对新形势下档案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足,开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学校档案是国家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全校师生员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档案工作对于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学校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充分研究、管理、利用好学校档案资源,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管理能力;对于促进科学、合理配置校内资源,避免重复浪费,提高管理效益;对于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校史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和落实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建全档案机构;确立档案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应有地位,确保档案事业与学校各项建设协调发展;围绕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办学特色和工作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展档案信息的深度加工和专题编研工作,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师生员工的档案利用体系,全面提高学校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诚挚地欢迎您光临泉州师范学院档案馆网站,我们由衷地希望通过我们的网站,使您更加了解澳门威尼斯人官网_NBA赌注app: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者,并获得您所需要的信息。

衷心感谢您对澳门威尼斯人官网_NBA赌注app:档案事业的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

  

  

                              (截至2019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