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日期:2018-06-14 作者:
(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3年9月14日,来到泉州师范学院,成为文学与传播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高级文员方向)专业的一员。这四年有很多难忘的回忆,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考研那段日子。六个多月的三点一线生活,不看结果、不问得失,带着满腔热血向自己和未来发出挑战,只为了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在那段日子里,我们褪去浮华,素面朝天,沉淀内心,一心只为学习。我会因为今天终于记住了背了许久都记不住的单词而兴奋,会为了多背了几道大题而欢呼,会为了选择题正确率的提高而雀跃。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重新拥有了那种解了一道题就能获得快乐的能力,再次成为了那个有梦想的自己。仍记得六级考试那天一直无法静下心来看书,当时距离研究生初试大概一周的时间,进入了考前的瓶颈焦虑时期,因为答辩和论文修改提交的我已经两周没有看书了,索性直接放弃,给自己休个假。在操场跑半小时步,回公寓洗头洗澡,换身衣服久违地化个妆,然后在后山溜达着把想吃的东西都点了个遍,再慢悠悠地散步回图书馆,绕着图书馆走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图书馆正门尖尖的房顶、档案馆红墙上的爬山虎一点一点被夜幕笼罩,我才重新回到图书馆、回到备考的战场。直到晚上十点半,一天的主要学习计划才告一段落。其实,一直都很想向图书馆负责闭馆的叔叔表示感谢。每晚十点半,叔叔开始一层一层地关灯关门,我们几个三楼小分队成员借用关灯的时间差,争分夺秒努力学到十一点才离开。有时候超过十一点了,叔叔也不催我们,就只是坐在一楼等我们下来,时不时叮嘱我们要注意身体,有时候还分橘子给我们吃,觉得特别窝心。备考的日子虽然苦,但澳门威尼斯人官网_NBA赌注app的接收外界的帮助和善意。研究生初试的前两周是专业答辩,晕头转向、焦头烂额。所幸在老师的督促下,我们组的进度比其他组快了许多。每次开会都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问题,真的很感谢老师指出我论文存在的缺陷和不规范,尤其是告诉我“什么样的论文才像样”,这对我在当时、现在以及未来两年的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没有老师的一次次点拨,很可能到现在我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有幸于2017年5月19日参加母校承办的“生活美学与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人生中参与的第一场学术会议),这是非常难忘的一次经历,感谢文传学院提供的机会,让我得以在会议上汇报发言,聆听专家教诲,感受学术氛围,可谓受益匪浅。
2017年6月25日,我告别了学校、告别了同学、告别了四年光阴。向东一度、向北一度,来到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成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研一的课满满当当,作业更是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月度报告、主题演讲、读书汇报、期中作业等等纷至沓来。永远都在看书、查资料和写论文。但压力往往又是前进的动力,能够鞭策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自省,进行学理的求证和逻辑性的分析。细数近一年的研一的生活,知识依然无法变现为劳动力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我的“风采”仅仅是写了几篇论文(其中有1篇在CSSCI期刊上发表),读了几本书,听了几场讲座,此风采非彼之“校友风采”。研一学习生活的清苦程度超出了此前的想象,“清苦”其实源自自身能力的不足。因为能力不足,对于接踵而来堪比本科毕业论文体量的“小作业”绞尽脑汁、疲于奔命。先苦后甜,花了大力气的读书查资料、提出问题和观点、与老师讨论交流,从而决定最终的主旨大纲、明确问题意识,直到论文最终修改完成。这个过程是苦中带乐的,是能够带给自己莫大的成就与满足感的,所以这一年的我是单纯地快乐着的。虽然没有什么成就和“风采”可言,但所幸我仍坚持了考研的初心,低头谦虚、保持学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坚持自己所坚持的,目的在于坚持的过程中自己成长了多少,成长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的意义是活得有意义,这意味着活着要有自己的坚持和信念,唯有如此,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才能够带着自己与生活并肩而行,即使步履蹒跚,也可以活出自己的风采。
最后,感恩母校,愿母校“江山代有才人出”,风采一年更胜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