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舞蹈学院(泉州南音学院)前身为泉州师范学校艺师部、泉州师专艺术系,2001年成立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2009年更名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2011年加挂泉州南音学院。
2003年南音专业创办人王珊教授将千年民间乐种南音引入高校专业设置,在海内外首创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同年招收音乐学、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生;2009年“音乐学”先后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南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1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2012年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音乐与舞蹈学”获批福建省重点学科;2013年“音乐学”获批全国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017年接受国家学位办澳门威尼斯人官网_NBA赌注app“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周期建设评估工作;2018年“音乐与舞蹈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2019年“音乐学”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2年“音乐学”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同年“音乐”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主干学科。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设有音乐和舞蹈两个领域,其中音乐领域下设南音演唱、南音演奏、文化产业与南音文化推广、中国器乐演奏、西洋器乐演奏、音乐教育、钢琴演奏、合唱指挥、声乐演唱、作曲等方向,舞蹈领域下设舞蹈编导、舞蹈教育等方向。本科设有音乐学、音乐学(闽台合作项目)、音乐学(南音方向)、舞蹈学等专业和方向。
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硕士生导师36人,教授、副教授30人,博士、在读博士23人,在校研究生178人,本科生659人。教师团队获批福建省艺术硕士(南音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福建省音乐教育导师团队、福建省南音特色专业教学科研团队、福建省高等学校南音与基本乐科教学团队。入选“中国高贡献学者名单”1人,福建省“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福建省劳模、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优秀教师各2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4人,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泉州市文化名家3人等。
学院集体获福建省五一先锋号、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模范职工小家、泉州青年五四奖章、泉州市女职工标兵岗、泉州市模范职工小家、泉州市巾帼文明岗等称号。
学院坚持“做优师范基础、做强南音特色、做大闽台合作”的理念,办学成效显著。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教师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1名)及“教学学术创新奖”“教学活动创新奖”(全国同类高校唯一);获第四、五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科组一等奖;获批12门一流本科课程,其中国家级2门,省级10门,2门课程入选福建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音传承基地、福建省首批社科基地南音研究中心、福建省“2011计划”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南音与闽台舞蹈传承发展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7个具有闽台特色的科研平台;近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福建省社科基地重大项目60余项;系统性编撰80余部著作教材,部分南音教材填补传统乐种高校办学无教材的空白;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省百花文艺奖二、三等奖2项。
学院秉承“立德树人”教育宗旨,以“服务国家特需”为目标,南音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南音办学20年来,培养了300 余名南音毕业生,“反哺社会”教授南音学子达20 多万人,拓展了传统南音从“民间”到“民间”的传承路径,建构起“南音文化传承新生态”。南音办学具有“传统乐种高校办学”的样本意义,目前吸引海内外几十所所高校、社团、研究机构前来学习交流。中央电视台、韩国 EBS 电视台、《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权威媒体多次报道。
(截止:2024年4月30日)